为什么大家都误会了「提示词」?
李继刚:两年Prompt写作经验总结——与AI的“共振”对话
本文总结了Prompt布道师李继刚在极客公园IF2025创新大会上分享的两年的Prompt写作经验,重点阐述了他对Prompt本质的理解以及如何与AI进行更有效的沟通。
Prompt的本质:从写作到“存在”的迭代
李继刚最初将Prompt理解为写作,后来又将其视为编程语言,最终将其定义为“表达”。他认为,这三种定义的本质都是“我”与自身的对话,缺乏与AI的真正互动。两年间,他对Prompt的理解经历了四次迭代,最终将Prompt视为连接人类认知宇宙和AI参数宇宙的“宇宙语”——一种特殊的“存在”,而非简单的工具。每次对话生成的AI“存在”都是独特的,这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Prompt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。
高效Prompt写作的三个要素:场域、大模型、人类认知
李继刚提出高效Prompt写作的公式包含三个要素:场域、大模型和人类认知。人类认知包含意图和认知图景,即用户想要做什么以及如何理解任务。场域则指创造一个让AI发挥的空间,避免其落入预设的路径依赖。只有当人类认知与AI的输出产生“共振”,才能获得超越预期的惊艳结果。这种共振并非简单的理解,而是对既定认知的突破。
“乔哈里视窗”:Prompt写作的实用工具
李继刚运用“乔哈里视窗”模型来分析Prompt写作技巧。他建议,对于AI已知的信息,应简洁明了;对于AI未知的信息,则应详细展开。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,“乔哈里视窗”中的X轴(AI已知与未知)会随着AI技术的进步而下移,创业公司应选择在第一象限(AI已知,人类已知)发挥优势,避免在第四象限(AI未知,人类已知)进行无谓的补丁工作。
超越默认路径:与AI进行“旷野探索”
李继刚强调,高效Prompt写作的关键在于引导AI走出预设的路径依赖,进入“旷野”进行探索。他建议直接告诉AI“大胆一些,不要走进预制的默认结构”,从而激发AI的创造力和洞察力,获得更具想象力的输出。
Y轴的变迁与人机共振
李继刚分析了“乔哈里视窗”中的Y轴(人类已知与未知)的潜在变化。他认为,AI的进步会使Y轴既向左移(人类已知增多)又向右移(人类已知减少)。他提醒人们要保持警惕,避免被AI牵着鼻子走,而应保持自身的“存在”,与AI进行真正的共振对话。
总而言之,李继刚的分享强调了理解Prompt本质的重要性,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框架,帮助人们更好地与AI进行沟通,获得更令人惊艳的输出结果。他认为,未来Prompt写作会越来越简洁高效,人机交互也会更加自然流畅。
联系作者
文章来源:Founder Park
作者微信:
作者简介:来自极客公园,专注与科技创业者聊「真问题」。